这里是log

业委会被打的背后是什么?

  • 来源:武房网
  • 星星
  • 话题 业委会队伍
  • 分享

尽管业委会目前在全国遍地开花,但是令人尴尬的是,很多小区的居民并不是知道业委会是干嘛的,而且业委会也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主动要求成立业委会的小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直接给街道等基层行政部门下达指标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比如武汉要求达到100%,上海也是要求80%。

小区事务琐碎且皮毛多,基层政府介入得次数越多,介入的程度越深,那么在调解小区纠纷上花费时间和人力的成本就越高,自然压得街道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喘不过气来,这时候,就需要产生自人民群众中的业委会,分化了一部分基层行政部门的维稳职能,可是当纠纷扩大到街道和居委会都控制不住的局面时,业委会作为第一线“扑火”队伍,自然就沦为了背锅侠。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网络

网络上关于“业委会被打”的新闻屡见不鲜,而被打的原因无非触动了小区事务涉及体的利益。

业主:物业费要低,什么都要好!

物业公司:你们要服务品质,我们也要赚钱。

开发商:不管有事没事,都不要来找我。

居委会和街道:别瞎折腾,一切求稳。

业委会:背锅侠,怪我咯?

绝大多数的小区纠纷源于物业纠纷。业主认为物业服务质不抵价、故意不交物业费,而物业公司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减少物业服务的支出,于是陷入死循环。一级调解机制就是业委会出面,调停、沟通成功的就内部化解,反之则上升到居委会和街道这一级调解机制,最不可调和的就是请律师打官司,对簿公堂。

幸福的,家家都一样,不幸福的,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管你是物业公司还是哪一方,不管是被冤枉辱骂,还是被捉个现行、落得实锤,伤害最深的都是小区里的广大业主们。

而博弈场里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隐藏的开发商”。

开发商一般都有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物业公司,就算是没有嫡系的物业公司,行业间也有相熟的相好的介绍。新建小区交付之前,前期物业管理多半是开发商安排的物业公司。

物业公司能否中标的决定权掌握在开发商手里,甲方大多都强势,难免会提出比较苛刻的诉求。而物业公司迫于中标的压力不得不向甲方低头妥协,因此物业公司在进入小区之前就已贴补了不小的成本。另一方面,开发商不等于承建商,建房子也是一门手艺活儿,用的材料掺水,干手艺活的技术不到位,导致房屋质量缩水,等到物业中标、开始正式运营了,为了弥补前期投标过程中在开发商身上的开销,物业公司很有可能给业主提供缩水的服务,再加上因房屋质量不佳引发的连锁反应,都为物业纠纷埋下了不少“定时炸弹”。

有一位上海的业委会主任很精辟地总结,“业委会参与小区管理的游戏背后就是多方利益体的博弈场。”

责任编辑:黄意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