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一“码”通行 武汉消费活力加速释放

  • 来源:长江日报
  • 高萌
  • 话题
  • 分享

    市民扫码测温后进入东湖绿道休闲游玩。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端午小长假,商场、公园、餐馆,市民使用“武汉战疫”小程序湖北健康码功能一“码”通行,消费活力加速释放。长江日报记者获悉,截至6月26日,通过“武汉战疫”小程序使用健康码累计扫码亮码人次超过25亿次,这座城市的居民,已习惯在各种工作和生活场景中亮出健康码作为随身“通行证”。

    健康码打开家门更打开城门。随着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降低至三级, 武汉已实现“八个清零”,全民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五个没有”。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安徽、浙江、云南、甘肃、上海、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宁夏等多地陆续发布公告或出台政策,明确认可湖北健康码。

    现在,武汉人只需一部手机,一个“绿码”,可自由通行全国更多地方,无需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一张二维码,“网”尽纷繁复杂的健康信息

    几个月来,“请扫码”成为武汉市民最熟悉的一句话,坐公交地铁、进超市菜场、复工上班,大家都习惯了亮出手机上的健康码。

    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关键时刻,2月22日,武汉推出“健康码”。当天,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公告:对于因就医、防疫情、保运行等原因需外出的市民,推荐采取“健康码”扫码登记模式取代手工登记填表。

    市民通过关注“武汉微邻里”“武汉战疫”小程序,进入健康码功能。

    3月10日,武汉推出的健康码纳入湖北省健康码管理体系,实现与全国、全省“四类人员”数据库对接。

    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看似简单的健康码,网罗的信息可不少。个人填报的健康信息会与确诊及疑似病例库、密切接触者库、跨省健康码库等国家权威数据库,以及卫健、公安、铁路、民航等部门数据进行校验比对,生成权威可靠的结果,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织”成相当全面的战疫防控大数据“网”。

    仔细观察会发现,市民每次扫码,除了“亮”出二维码颜色外,还会清晰显示出入地址、时间等信息,时间精确到秒。

    “‘绿码’显示只是健康码的一个基本功能,除了证明个人健康外,还有一项重要功能是可追溯,辅助流行病学调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健康码的应用,实现疫情防控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

    5月14日,武汉对全市市民展开核酸检测。而在此前约一个月,“武汉战疫”小程序中的健康码功能就已升级,将新冠肺炎检测信息纳入其中,出示健康码还能直接亮出核酸检测结果。

    据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通过“武汉战疫”小程序申领健康码总人数达950万余人,累计扫码亮码人次超过25亿次。

    工作生活“码”上通行,助力疫后亮“活”城市

    “健康码就像随身‘生活通行证’,走到哪里都必备。”武汉市民官威纳说,健康码如今成为出入社区、办公口、交通口的重要工具,这种体会,武汉人在城市“重启”后感受明显。

    进蛋糕店买面包,坐趟公共汽车,过早店里吃碗热干面,进出商场和写字楼,去剧院看场戏,甚至逛个公园,都要扫下码。健康码的运用加速了消费活力的释放,让经济重回快车道。

    “一扫就可以看出健康状况,我现在出门都会用了,进小区、逛公园都用得到。”70多岁的张奶奶笑着说。

    “码”上通行也给基层防控减轻了不少负担,把常态化精准防控做到高效化,让城市科学有序运转起来。

    “一张背靠大数据云平台的二维码理清了纷繁复杂的健康登记,减少了向群众的劝说、解释工作,便捷了服务行为,节省了基层一线大量的精力!”武汉市江岸区八达里社区副主任熊菲感叹。

    “有了它,一切变得井井有条、高效快捷。”熊菲举例“码”上通行带来的好处:电子码取代纸质证明,减少接触风险;一次申报多次使用,提高防控效率;健康信息及时共享,大大降低了战疫的社会成本。

    从战疫到治城,健康码将不断扩大应用场景

    “这是一种从‘静态’管理向‘动态’治理的转型。”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吕德文说,掏出手机亮出健康码,没有复杂的操作,节省了大量城市治理成本,折射出显著信号:未来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将朝着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方向下足功夫。

    “我们还在探索中,未来,健康码也会继续发挥新的作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期,“武汉战疫”小程序将基于健康码拓展功能,预备把健康码和医疗、教育、社保等更多公共服务场景进行融合应用,为出行、就医、求助等提供更多便利。

    比如,通过与个人健康信息、医疗数据的结合,随便去全国哪家医院,只要扫个人专属健康码,马上显示以往的诊断、用药、住院等信息,还能实现预约、挂号就诊、检查检验、报告查询等医疗健康服务“码”上可办。特殊时期的“救急章”或将成为市民的数字化“健康卫士”。

    又比如,用于政务服务、商业消费、交通出行、社区治理等各种城市日常应用场景,一张二维码管到底,让城市更加智慧。

    “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的产物,健康码的出现及应用,成为开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高效举措。”吕德文说。

    (长江日报记者高萌)


责任编辑: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