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来源:长江日报
  • 汪甦
  • 话题 奋斗祖国
  • 分享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925年秋,毛泽东途经长沙时,写下著名词作《沁园春·长沙》,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激励爱国青年激流勇进、满怀豪情壮志投身革命浪潮,担当起改变国家命运的重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多次引用毛泽东诗词,尤其喜欢用《沁园春·长沙》的诗句激励青年人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报效祖国,勉励人们将青春梦想融入中国梦,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回望历史,天翻地覆。5月29日至6月1日,长江日报记者多次登上橘子洲头,零距离感受和重温毛泽东诗词中的爱国精神,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对国家、民族所怀抱的深深的爱,让青年毛泽东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为之奋斗终生

长江日报记者在长沙橘子洲头看到,青年毛泽东雕像栩栩如生,他紧蹙眉头、心忧天下的样子,震撼人心。

《沁园春·长沙》上半部分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色图,并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重大问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描绘了词人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绚丽景色,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家国情怀。“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早期“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面对历史长空的感叹,问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部分的抒情乐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本来无形的时光岁月,具象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毛泽东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这首词的崇高之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这一民族性、时代性、历史性的关键问题,表现出词人和战友们为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自己深刻思考后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那些敢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奋勇进取者,是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对于国家、民族所怀抱的那种深深的爱,让青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毅然决然选择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以国家前途命运为己任,去规划、展开脚下的道路,去为之奋斗终生。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新时代爱国青年就是要为祖国、为美好未来砥砺奋斗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谈到青年毛泽东的远大志向时指出:“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

这几句诗,均出自《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的壮美词章,让习近平同志喜爱不已,在多个场合引用、阐发。这首词的下半部分侧重回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那段激情燃烧的求学生涯,习近平用其来描述毛泽东志存高远、朝气蓬勃、激流勇进、上下求索的青春岁月,以激励更多当代青年学子。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视察北京大学,在静园草坪,他认真听同学们激情朗诵《沁园春·长沙》。在师生座谈会上,他引用其中的诗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勉励青年学生将青春梦想融入中国梦,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意思是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习近平用来说明青年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他说,以孙中山先生、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华英雄儿女,以经天纬地之才,引领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

今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发表重要讲话,他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学习毛泽东诗词中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情怀与雄心壮志,成为当下广大青年的共识。

“我们常到橘子洲头去,感受、重温、思考、反省,从毛泽东诗词中不断汲取力量和养分。我们总是自然而然站在国家和行业最需要的地方,从不退缩。”

5月30日中午,长江日报记者站在橘子洲上,所见所闻,感触良多。

当时在青年毛泽东雕像前,36岁的长沙市委党校马列主义理论教研部副教授杨丽正在冒雨给人们实地讲党课,她后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毛泽东曾在《湘江评论》上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每一次我在橘子洲头讲到这里时,都会追问在场的党员干部这个问题,他们都激动地回应:天下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讲解结束前,杨丽会带领大家站在橘子洲头前,看两岸的山,河面的船,齐声朗读《沁园春·长沙》。有的党员感动地噙着眼泪,有的人激情昂扬俯瞰湘江,有的人深思着望向雕像。

橘子洲上的青年毛泽东雕像,面朝其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所在的方向。那所学校,是毛泽东指点江山、忧国忧民,同时也是他求知进学的地方。今天,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依然生机勃勃,有近5000名学生在这里学习。学校择优选拔组建了学生志愿讲解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义务做讲解员,讲好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故事的同时,也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者、实践者、传播者。李诗琳就是其中一员,每周她会抽空做三到四次义务讲解,作为免费师范生培养的李诗琳,立志毕业后回到家乡娄底,要做一名乡村教师。“在和平年代,‘爱国’这两个字在我们‘00后’看来,远没有革命年代那么激烈。但我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们流血牺牲换来的。作为免费师范生,我将来要教育好更多祖国未来的花朵,这才是爱国。”她的语气坚定而有力量。

8700余人,这是湖南一师自2006年启动免费师范生培养项目以来的全部人数,至今仍有93%的人坚守在乡村基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这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传承的爱国精神。

5月31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走访了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调研过这家公司。记者走进中联重科的中央研究院技术中心,一批青年科研人员正在埋头工作,认真而专注。39岁的研发专家刘延斌博士向记者展示了一段手机视频,视频中显示,一支管壁轻薄的钢管锤不烂、摔不碎,韧性超强。

这是他们近年来研发的全球首创金属内衬纤维复材防爆混凝土输送管。“它是用坚如磐石、韧如发丝的碳纤维制成的,这种材料以往是火箭、卫星和飞机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但用在泵车、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装备是首次。”

正是这一项项创新,使中联重科在全球同行业中迅速崛起,加速走向世界,企业逐步成长为“国之重器”。

“作为爱国青年群体的一员,我们常到橘子洲头去,感受、重温、思考、反省,从毛泽东诗词中不断汲取力量和养分。我们总是自然而然站在国家和行业最需要的地方,从不退缩。”刘延斌说。


责任编辑: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