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武昌 突出“五化”方向 整区推进“红色引擎工程”

  • 来源:长江日报
  • 话题 红色引擎工程武昌
  • 分享

开展“红色头雁”培训班,着力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

推动区域化组织体系建起来。按照“全地域、全领域、全要素、全功能”的要求,强化街道(园区)“大工委”、社区(村)“大党委”设置,健全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下的“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构架,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通过党建协调委员会和党建联席会这个平台,把区域内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组织凝聚起来,真正做到互联互通互动、共驻共建共享。

推动街道党工委统筹功能强起来。明确街道党工委的主体地位,确保街道拥有一线指挥部的权力、人员和资源。去年以来,武昌区加快街道体制改革,采取赋权、增员、提能等办法,全面强化街道的区域统筹能力。赋予街道党工委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管理监督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下沉公安、工商、食药监、城管等执法力量,将执法队伍的党组织关系划归街道管理,队长、所长全部担任街道工委成员。

推动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强起来。按照横向联系所有驻区单位、纵向深化网格服务的要求,引领各类主体参与社区共治。建立驻区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完善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考核评价机制。

推动楼宇党组织凝聚能力强起来。按照区委《关于在强化红色引领中推进商务楼宇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各街道全面调查摸底,力争到2017年底,普遍建立楼宇综合党委,在每栋楼宇派驻党建指导员,实现全区商务楼宇党组织全覆盖。水果湖街、中南路街先后建成楚商大厦、新时代商务中心等10多个楼宇党委。采取购买、租赁、补贴等方式,打造一批规范化的楼宇党建活动阵地,建立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5月10日,长城汇楼宇党员职工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设置了交友沙龙区、亲子活动区、健康体测区、心理疏导区、讲座区、桌游吧、书吧、水吧等,精准服务楼宇内党员和职工。

以“育、训、管”选优配强社区生力军。近年来,武昌区紧盯“关键少数”,与8所“211”高校签订共建协议,选拔培养53名社区“领头雁”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培育。今年继续开展为期一年的领头雁培训,为明年的换届储备人才。统一组织全区社区工作者参加从业资格考试测评,鼓励社区工作者考取社工证,目前全区已有近500名社区工作者考取初、中级社工资质。建立“大学毕业生—社区公共服务干事—社区‘两委’成员—社区书记—街道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成长链条。近年来,武昌区已从社区书记中定向招录了7名公务员,从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录了5名事业干部。为了管好社区带头人,武昌区对140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实施“小微权力清单”管理,还建立了社区党组织书记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以“严字当头”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深化“支部生根”系列活动,切实建强支部、管好党员。推行党员社会表现信息报告制度,由社区党组织综合党员在居住小区的社会表现,以公函形式报告党员所在党支部,实现了对党员的“全天候”监督。开展“党员带家人、党风带家风”的“双带”活动,落实党员“亮身份、亮岗位、亮承诺”的“三亮”制度。积极开展在职党员“双认领”活动,鼓励在职党员进入业委会任职。全区机关干部进业委会任职人数超过100人,担任业委会主任的有10余人。推行“一书两册”(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指导书,基层党组织工作手册和党员手册),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严格规范支部党内生活。

全力推动党群服务“红色阵地”提档升级。从2015年起,武昌区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加强社区办公、居民活动等场所建设,大力推动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目前,全区党群服务中心平均面积已超过1200,1000以上的党群服务中心有116个,占比84%。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整合了组织、综治、民政、人社、城管、房管等部门对社区投入的专项资金,大大提高了社区建设资金的使用效能。

用心打造高品质“红色物业”。4月28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创新社会治理做优红色物业工作会,提出“一手抓质量,一手抓提升”的思路,把物业服务力量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队。整合区房地公司物业服务资源,组建武房物业服务公司,采取“公益+市场”模式重点针对老旧小区开展物业服务。根据地理特征和物业属性,按照地理相近、居民集中、规模适度、便于管理的原则,将老旧小区划分为347个物业服务单元。根据居民意愿和物业服务成熟度,对57个小区(单元)实行自治管理,在290个小区(单元)组建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召开业主代表大会,逐步引进物业服务公司开展规范化服务。强化商品房小区物业服务党建工作,在商品房小区的224家物业服务企业中,成立31家独立党支部、27家联合党支部,其他物业服务企业全部选派党建指导员。深化“武房管家”品牌,完善网上管理平台,拓展小型家电安装维修、水管更换、下水道疏通、塑钢门窗更换维修等个性化管家式服务项目,统一服务收费和服务质量标准,为居民打造高品质服务和全方位系统化的物业综合服务。结合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组织和鼓励物业服务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计划先期由市里集中招聘30个大学毕业生,后期由区委结合实际再招聘一批大学毕业生。

以“互联网+”平台架起党建信息化服务高速路。依托全区信息指挥平台,筹备建立武昌区党建综合系统,更新全区党员电子信息库,实现党建信息宣传、互动一体化,把党建与社情民意处置信息化联动运作。积玉桥街的“智慧积玉”,是在社会管理平台基础上重点打造的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通过“微积玉”“微服务”“微互动”,实现了党务政务服务的线上线下联办。各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微信党支部”“网上课堂”等新载体,实现了每个支部都建有QQ群、微信群等网络互动平台。

今年以来,武昌区委突出组织区域化、队伍专业化、服务精准化、活动多样化、保障集约化,整区推进“红色引擎工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了一定成果。5月6日,中组部副部长齐玉在武昌区调研武汉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时,对武昌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武昌区的做法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和独特性。

召开全区物业大会,全力打造“红色物业”

在“零距离”活动中推动红色文化“繁衍生根”。武昌区有着“中共五大会址”“农讲所”等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建立常态化参观学习机制、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红色文化”得到继承。定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创建活动和文艺演出、体育竞赛、民俗节庆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加强网上宣传活动和学习教育,把“键对键”与“面对面”有机结合,使党员群众在“微时间”中受教育、从小故事中悟大道理、从先进先辈中感受信仰力量。徐家棚街推出全国首个微信智慧街道治理平台——“微邻里”社区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系统,目前已有粉丝近2万人,消息发布近1500次,微信报事近200次,网络互动近2000次。

在“典型示范”引领中凝聚基层“向心力”。3月1日,区委书记带队,组织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到百步亭观摩学习、实地体验、交流经验,全面学习推广“百步亭经验”。在各领域、各行业选树和宣传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推动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有效发挥。用心组织百姓宣讲团,到群众身边讲活武昌“好故事”、传播武昌“好声音”。以“星”为标志,武昌区认真对照“红色引擎工程”重点任务要求,对照“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印发《关于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星级争创”活动的实施方案》,制定了星级评选标准,对党员实行分类评星定级。

坚持常态化问题排查整改“不放松”。每年持续整顿10余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立区、街、社区三级联动整顿机制,通过层层落实包保责任,集中整改、考核销号。加大对“微腐败”“蝇贪”和“新衙门作风”的查处力度,对滥发津补贴、私设小金库等发生在群众身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侵犯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实名通报到支部,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

力促居务监督委员会履职尽责“不缺位”。武昌区140个社区已全面成立居务监督委员会,由街道驻社区干部、社区纪检委员、2名非社区居委会成员中的党员、1名非党员居民代表等5名成员组成,其中纪检委员任主任。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要履行发现、报告问题线索等6项职责,对社区各项事务监督实行全覆盖。近年来,居务监督委员会累计发现违纪违规问题线索110起,其中涉及社区群干、党员34起。 

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基层党建保障“硬实力”。以武昌区党内帮扶基金为基础,扩充基金规模和筹资方式,建立武昌区“红色基金”,确保基金规模稳定在1000万元左右。规范“红色基金”运行,充分发挥“红色基金”在困难救助、创业帮扶、典型关爱、表彰奖励、阵地建设等方面的关爱激励作用。切实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力度,把支持基层的政策、项目、资金“捆绑打包”,推动各方面要素和资源向基层倾斜。

责任编辑:王文静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