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武汉早在2010年就下了一盘大棋,盘活停车空间资源

  • 来源:武房网
  • 星星
  • 话题 停车空间
  • 分享

近日,青山区钢花村116社区外突然竖起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公共停车场字样,引起社区居民的关注。

据报道称,附近的居民认为,这一片居住的几乎都是老人,车来车往会不会存在安全隐患?再者,小区停车位本就不多,以前业主都难以停车,为何还对外开放?

blob.png 

图/武汉晚报

事情要从2010年说起。

“停车难”已经成为一项城市病,2010年6月17日,楚天金报记者历时半个月实地调查,独家推出《武汉停车现状调查白皮书》,引起社会强烈的反响。据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03万辆,根据公安部和建设部的相关要求,每百万辆机动车应有停车泊位45万个。但相关数据表明,该市停车泊位仅有27万余个。

为了在现有条件下提高车位供给量,紧接着,2010年11月,武汉市出台了《关于开放社区单位院内停车场加强机动车停放管理的工作通知》,要求一个月内各中心城区确保本辖区开放50个以上停车场,目的是盘活停车空间资源,实行错时停车。

记者在《通知》下发半年后走访各中心城区,调查《通知》落实状况,得知这项利民之举半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江岸区目前已经基本确定54个社区对外开放停车场;洪山区已有29个社区达到初步对外开放条件;武昌区年内开放至少30个社区停车场,江汉区准备将汉口文体中心作为示范单位,开放310个停车位……

blob.png 

图/很多小区车主会私自安装地锁,俗称“圈地运动”

可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露骨。推动社区和单位开放停车资源的阻力更大。

首先是小区的居民和物业。比如,如果外来车辆不遵守规矩,一停就停一天,霸占了业主的车位,怎么办?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其次是单位院内的安防岗位员工。外来车辆太杂,身份辨认难,给单位院内的财产、人身安全,文件泄密都带来隐患。最后是负责摸底调查工作的交管局员工,毕竟交管局无法协调其他职能部门行动。

开放社区单位的停车资源并不是空想,北京、广州、郑州、重庆、西安、温州等城市都已经开始大胆尝试并推进。

blob.png 

图/至今已有22个城市针对开放停车资源的社区单位实施财政补贴

武汉市政府也提到了工作方针——“由分管区长牵头,负责组织街道、社区实施机动车停放管理相关工作,市法制办负责对社区、单位院内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及道路临时停车管理工作中有关具体问题的立法解释工作,市物价局负责制定社区、单位院内及道路临时停车收费规定,指导区物价部门审核发放向社会开放的社区单位院内停车场及道路临时停车《服务(收费)价格监审证》”。

目前,武汉市已经开始有单位和小区修建立体停车库,而且出现了一些民营资本开发运营的立体停车场,而怎么收费、车主规范停车的意识比较落后等问题依然难解。

“停车难”最难以根治的症结在于,城市空间资源有限,私人车辆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城市停车位的供给速度。

责任编辑:张曦予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